2月8日零時起,汽、柴油再度重回到2011年10月降價前的歷史最高位。3月20日凌晨,中國油價進入“8”元時代,依照發改委和“三桶油”的行事風格,中國油價兩位數的時代或許很快就會到來。“傷不起”的油價,使眾多車主對節油車型的關注熱情再度高漲。高油價的壓迫下在重卡市場上,其中應用成熟度以及性價比最高的要算是天然氣重卡車型。
客服高油價 選擇節油物流運輸工具
行業相關人士做調查發現:對于物流公司而言,現在除了人工成本、車輛維修、輪胎和備件更換等開銷越來越大,迫使企業運營成本上升之外,油價堪稱壓倒企業贏利能力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加之,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物流市場,一直遭遇著限行政策、運價低位徘徊、新軍加劇競爭、貨物量時多時少、車輛“空載”等行業頑疾,企業想要賺錢因此變得更加困難。這時候,挑選一款好的物流運輸工具,找到克服油價高企的良藥,自然勢在必行。
天然氣重卡又一次進入了一些物流公司的視線,且這一回來勢更猛。據報道,3月29日這天,就有10臺中國重汽 “豪運”LNG天然氣牽引車在廈門港務集團碼頭完成了交車儀式。其是廈門地區首批新能源牽引車,也是該企業響應廈門旅游城市環保、節能主張,追求更大利潤效益的理性選擇。而南通交運物流集團也于近日再度聯手新疆廣匯,成功簽訂了5年的 《煤炭運輸項目協議》,前者擬在2012年底投入200輛天然氣重卡,負責煤炭運輸。
天然氣重卡是否真的能夠攔住“油老虎”
據統計,和柴油重卡相比,一臺天然氣重卡的單車售價每輛雖然要貴8萬-10萬元,但其卻能節省燃料費用35%-40%,一年下來就是10萬-15萬元。這無疑使得很多用戶慢慢中意和開始試用該類產品。期間,一些重卡生產企業也在推出各種傳統的節油、輕量化車型后,陸續發力天然氣重卡項目,陜汽、東風、重汽、歐曼和北奔等,都是現在天然氣重卡市場上的佼佼者。
不過,天然氣重卡的發展現狀并不十全十美:受制于天然氣資源分布和加氣站布局建設進度,該類產品的普及速度還待提升。而在政策激勵層面,雖然相比電動車型,它的技術更為成熟,但其初次采購成本依然很高,政府仍未給出補貼支持。
當然,面對油價上漲之勢的無法遏制,天然氣重卡必然大有用武之地,車企理應做好針對這類用戶的準備工作。比如,幫助用戶了解產品性能,進一步制定、完善綜合物流運輸解決方案,從而助力用戶及時、有效地完成成本優化工作。
備注:本文為轉載內容,目的為給讀者帶來更為豐富的信息資源,文中內容并不代表觀點。